打击数字藏品骗局 还需强化监管举措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数字藏品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部分投资人眼中最新的“财富密码”。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新兴领域,他们假借数字藏品概念,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投资者对区块链技术不熟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虚假项目吸引投资者上钩,让投资者和收藏者蒙受经济损失。
数字藏品非法集资骗局,是传统非法集资手段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变种。今年4月,上海警方就捣毁一个以投资数字藏品为幌子进行集资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实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与此同时,在数字藏品领域,虚假宣传、投机操作、盗用版权、虚构价值等市场乱象也与日俱增。
2022年9月发布的《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明确提出,数字藏品仅限于使用目的流转,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同时,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出版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活动。
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美术、音乐、动漫、游戏、影视等作品铸造、制作数字藏品的侵权盗版行为,严惩利用数字藏品进行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惩治力度,让欺诈、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失去生存土壤。要创新监管方法,加大检查力度,提升监管效果,严防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应建立数字藏品诚信档案,规范平台行为,抵制数字藏品金融化倾向。还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完善法律责任,防范、化解数字藏品相关风险,莫让数字藏品藏在监管盲区。
此外,要解决数字藏品行业的合规问题。应尽快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使行业在监管框架内有序发展,让技术发挥正向价值,盘活文化资源与市场。同时,应加强对平台和发行方的备案审查,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避免非法平台“劣币驱逐良币”,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树立理性投资观念,牢记“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别是要警惕以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为幌子的各种骗局,清醒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制数字藏品投机炒作行为,警惕和远离数字藏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自身财产安全。(潘铎印)
评论